我的购物车
0
全部商品分类
客服-:

实现轴承企业从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型

——在2014年全国轴承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 周 宇

各位代表:上午好!

2014年全国轴承行业质量工作会议今天在郑州召开,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行业发展有关质量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使中国的轴承工业伴随着中国工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刚实现了从小到大的飞速转变,成为世界规模第三的轴承大国。值得高兴!值得庆贺!

然 而,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业和第三的中国轴承业在高端制造领域依然缺少竞争优势,缺少持续发展的环境,缺少自主装备和配套的能力,甚至缺少参与全球 工业经济主导的话语权。现实让我们认识到:数量经济只是适合发展的初级阶段;要进入发展的高级阶段,必须靠质量经济。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实现轴承企业从数量 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型的问题。

一、关于数量经济与质量经济的认识

    数 量经济与质量经济是经济增长在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两种增长形式。数量经济是质量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前提,前者着重点是短期目标,能够快速、有效解决物资短缺环 境下的民生问题;后者则重在长远目标,是致力解决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及更高层次的民生问题。数量经济增长阶段的物质财富积累为实现向质量经济增长转型提供 了可能性和物质基础;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分配不公、地区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导致经济发展总体质量 差,持续发展困难。实现向质量经济增长的转型,就是要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实现质量型增长的关键是使创新要素作用的发挥极大化。要充分利用创新要素的作用,提高传统要素(原料、资本与劳动力等)的使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及产品质量与品牌在企业经营效益中的比例;把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列入发展指标,实现同步发展。

    企 业要引进、挖掘、利用创新要素来提升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决定了经济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扩张、延伸企业的产品与市场领域,形成新的经济 增长点。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促使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的提升还能催生出高附加值产品,为企业争取高端主机市场用户与高额利 润回报。技术水平的提升靠的是人,但人的群体是不平衡的,较高技术水平的环境能够促使群体技术能力的提升,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创新活力。

    除 了技术要素,质量型增长还需要企业制度保障和企业经营结构优化的驱动。企业缺少良好的制度保障,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将大打折扣,更不用说知识、技能与经验 的积累,激励机制的形成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质量型增长要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对企业经营结构有了更多新的要求,这些结构既是自身需要,也是与大 环境相适应所必须。集约化经营、生产服务型经营、产业链延伸、内涵式增长机制等都是企业经营结构面临的优化课题。

质量型经济增长是在数量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转型不是否定,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修正、补充、兼容与完善。

二、回顾轴承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回到轴承行业来讨论转型,我想企业的同志一定有更深的感受和体会。一方面我们在回顾曾经的辉煌中庆幸,但同时又面临眼前的困惑和对明天的忧虑。如何走出困惑,解除忧虑,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

最近十年,轴承行业的经济规模翻了2番,年销售收入增长了4倍多,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两位数(达15%)。 分析增长的动力,主要是迅猛增长的主机市场和低档次、低价格产品的出口,带来了出口市场的巨增,推动了行业投资的热潮,导致轴承行业产能迅猛扩张。虽然很 多主机是引进产品或引进技术,其中也不乏高端产品与技术。但我们来不及仔细消化吸收,来不及完善工艺、检测、实验手段,更不用说再创新改进就匆忙仿制投放 市场。或者说在我们的主观意识里就缺乏这样的理念。政绩在不断辉煌,经济指标在不断刷新,低水平重复建设在不断扩大,以至于形成了整个制造业低水平产能大 幅全面过剩;以至于需要国家出台化解过剩产能的主导意见和实施指南。

回顾轴承行业近十年里为数量型增长的投入在400亿以上,去掉外资投入,内资总投入估计达250亿以上,这其中,技术性投入(检测、实验、研发等)所占比重不足10%;绝大部分投入都用在产能扩张上。再看看外资投入的部分,我们发现,产能与技术的投入比例大致为7:3,有的公司接近6:4;而外资企业的许多研发还是在境外完成的。在技术研发投入中,FAG某高端产品的设计投入高达70%!这说明,内资企业完成的数量型增长投入基本上是中低端产能的扩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应 该说,轴承行业的过剩产能造成了今天企业内的恶性竞争,相互压价,无利销售,给一些不法分子或是一些不讲诚信的企业钻了空子。秩序被搅乱了,行业的整体效 益受影响了,行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气侯没有了,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被烟灭在无序的市场竞争中,有的甚至走到破产的境地。这些后果对整个行业发展的不良 影响是十分沉重的。但这些教训出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是难免的,也不全是数量型增长方式的错。因为数量型增长是短缺经济环境中求得快速发展的必须选择。如果 我们能有效做好宏观调控,不良影响会少一些。如果我们能顺应市场规律,及时、迅速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有可能变不利为有利,使企业、行业走向良性发展的 轨道。

行 业中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大课题是很多企业决策管理者们已经习惯了数量型增长方式的短平快效果;面对必须转型的现实却裹足不前,或束手无策。毕竟从投入 驱动到创新驱动,从粗放到精细,从外延到内涵,从分散到集约,从高速到常态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来研究和建立新秩序,协调和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缜密策划、 敏捷制造、高效流程、精干团队、协同理念为质量型增长机制的建立奠好基、起好步。

三、夯实轴承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行 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靠企业。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主要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为行业提供服务。当然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会有差别。但总的宗旨是为促进行业键康持续发 展。指导轴承企业实现向质量型增长转型是中国轴协一项长时期的中心工作,我们将以信息、咨询、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的方式加强与会员企业、与行业的联系,并 对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下面就轴承企业增长方式转型提几点工作建议,供参考。

1) 实现质量经济,首先要从理念上更新观念,要改变过去以发展企业规模为唯一目标,而忽视企业质量升级,产品升级管理升级的理念,要把夯实基础,提升企业核心 竞争力,作为第一要务,特别是轴承企业,产品结构简单,但内涵复杂,涉及的学科、领域广,基础理论要求高,制造难度大。

2) 追求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最根本的目的,也只有合理的较高的利润,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一个没有利润的产 品,要有合格的质量,是不可想象的,企业只有有了足够的利润,才会有足够的经费,实施研发,强化管理,保证原材料、配件的质量,反之是不可能的。

3)转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激励制度

质 量型增长是以综合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企业要在干得多与干得好之间寻求平衡,寻求切入,因而应以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来设计考核指标,价值只有在用户的消费中 体现,实现轴承产品的不同档次、不同精度和性能要求的劳动应有不通的考核指标。要用考核指标来引导并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4)建立市场竞争与岗位竞争机制

企 业效益是通过市场营销来兑现的,因而企业的活动与员工的作业都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做到人尽其材,优胜劣汰。竞争是市场法则,竞争必须有序,外部竞争环境需 要共同维护。这是共赢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面对当前混乱的轴承市场。企业内部也必须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与比、学、赶、邦的气氛,让全员的创造性、积极性得 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

5)综合成本控制(环境与社会责任)

轴承是企业的产品,更是市场上的商品,商品是在市场也是在社会上流通并使用;企业是社会的构成单元,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经营成本既要包括产品制造过程、流通使用过程,也要包括这些过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如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

5)适应市场的经济结构

企 业的经济结构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它与企业规模、企业的自身特点与优势、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经营方式、企业传承的文化相关联,也与市场 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相关联。比如轴承产品、轴承设备与工装、与轴承相关的多元经济、内销与外贸、生产服务型业务等,无论从那个角度考虑,都必须依据自身条 件,必须顺应市场。当然有引导消费市场实力的企业就另当别论了。

6)从传统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传 统要素投入形成的产能需要重新评估,新增的投入应加大创新驱动的构成比例,要根据质量型增长机制形成的需要,扩充技术要素的基础能力,构建新的平台,如技 术中心建设,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知识产权交易与引智引才,立项课题经费与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以轴承为核心的单元化、部件化产品 等。

7)做好质量保证能力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

    轴承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可以从人、机、料、法、环诸方面进行解读与思考,现在流行的质量体系建设应该是质量保证能力的基本内容。这里着重针对行业的薄弱环节与大家交流。

在 数量增长的驱使下,质量队伍所担当的从来都是配角,是辅助劳动,而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毫无疑问成为“第一责任”被问责。轴承工艺过程长,精度要求高,对合 格质量人的素质是综合的,即使是工序检验,对所在工序,上、下工序,对在制产品、对所在加工过程的工艺、设备、检测仪器等均需要全面掌握。对计量、理化、 工艺、性能与寿命实验室人员则需要有更高的专业要求。

过程控制是质量保证的重点与关键,依靠人把关的方式已不可取,因为过程是连续的。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投入费用也不高,完全有条件在行业推广。

工艺过程的稳定是产品质量稳定的基础。设备的数控化,自动化,网络技术应用(局域网与物联网)已成趋势,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先行一步。最近备受业界关注的“德国工业4.0”基本内容就是如何运用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我国也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希望大家关注工业经济的发展动向。

质量增长机制与企业持续发展要求企业不仅做好产品,还必须做好数据源的建设,数据的采集、处理、积累、分析等工作,这是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必须的基础,也是创新驱动所必须的基础。

创 新能力建设主要是实验室建设、技术团队建设、研发课题的筛选与立项、产学研用机制的形成。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提出来的,但我们的企业 却难担此任。为什么?缺少创新机制与创新能力。企业要从自身及行业发展中提炼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如轴承工作表面完整性、表 面微納制造、智能轴承及传感器集成、长寿命与高可靠性的实现与评估技术等,在产学研用的体制内开展创新研究,设立课题,建设团队和相关实验室,取得创新科 技成果,推动自身与行业的发展。轴承行业目前已有一定基础,诸如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但创新工作开展得不尽人意, 有些甚至有虚设“花瓶”之嫌。

质量型增长既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也是企业持久发展的动力。谁能在这条路上把握先机,领头一步,谁就会成为下一个令人瞩目的行业新星。今天岔路口作出的选择,必将成为明天生存的分水岭。

谢谢大家!


(来源:中轴协秘书处)